11
15
2009
0

易经启蒙

本站文章,皆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易经初解

易经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起源之书,其中写了许多人们很难理解的文字,多数人一开始读起来就会觉得玄乎其玄,不知所述,然后扔到一旁可能再也不看了,虽然看完了的确能感觉到里面叙述着一些很重要的大道理,似乎哪里遇到过,但是继续深读下去,特别是坤卦之后,就彻底无法理解里面的内容了。

我从03年开始接触的易经,开始也是这样的感触,但是出于对古文化的兴趣,始终收藏者一本88年湖南岳麗书社版本的在枕边,闲暇时间或者睡前随便翻翻,后来经过南怀瑾等当代易学高手写的书籍和网上一些文字的指点,开始慢慢有了些头绪,下面谈一下本人对易经一书的一些理解吧。

按照古人的说法,易经由上古的伏羲氏先写下八卦,然后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关在地牢之中的10年期间写成,后来成为了古人、各朝代祭祀以及占卜的工具,按照书上的说法,通易经者能通鬼神之道、知过去未来,无所不能,不过读过者能有其三分能耐,便已经能通晓世事而不惑也。

易经,是一本非常难读的书,从结构组成上,主要由最前面的易经主要内容上经和下经组成,中间有孔子编著的系辞以及文言,用于解释一部分孔子对易经一书的理解,最后面紧跟的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

易经的内容中,上经从乾坤一直到坎离共30卦,下经从咸卦一直到未济共34卦,一共有64卦。上经和下经是易经一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我的理解其中是古人对世界上一切变化的总结,其中用隐喻的手法使用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的各个步骤来陈述64种变化可能的内在过程。

气、理、义

阴阳是事物变化的本质,然而古人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必有其原因的,一个事物要想存在必须经历三个部分:气、理、义。

气,就是万物的根本,比如某天我们做了一个梦,因而醒过来就特别想去一个地方或者做某件事情,气是事物最初的源泉。比如我们看到他人为非作歹的时候,往往内心中会感觉不平,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正气,因而孔子说,人性本善。大自然中,比如山上有块大石,看着感觉心里有一种危耸的感觉,这也是一种气,物理学上称为势能,因为石头可能会掉下来,气势既由此而来。

气只是一种非物质的事物,没有文字或者现存的证据能够表达它的存在,然而一些心明气达的人,看到这些事物之后突然有感,则写成文字性的描述或者著书,古人称之为理,比如山上的大石会落下,然而因为某种大山的力量维持在高处,其中就蕴含着理。我们经常在说话的时候,也经常说一句成语:言之有理,其实这个成语本身的出处就是来源于气、理、义的学说的,言之的之,原本指的就是气本身。孔子在读了易经以后,感受甚深,因而开创了儒家的时代,儒家中许多文章都实际上是对易经中道理的阐述和延伸,在为人处世上的做法,因而这些也是理。

因为有了显而易见,人人都能读而懂之的理,所以一些人按照这些理去做事情,就成了义。义由理而生,义气就是这个意思,弟弟永远不能违背兄长的看法,子女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正是因为有着义,所以小到家庭,大到国家都有着运作的秩序,天下才昌平。

两仪、四象与八卦

按照古人的理解,世界上一切变化的本质是阴阳二道的相互关系导致的,比如太阳和太阴(月亮)的关系就是一阴一阳,事物和虚空(空间)的关系也是一阴一阳,单数是阳,双数是阴,世上有活人死人,也是阴阳相对。

在天气(天气也是气的一种)上,我们通常分类有两类,一个是晴天,一个是下雨,然而细分下去,晴天要分为大晴和多云,下雨天要分为下雨和下雪。大晴天的特点是,阳光明媚、空气干燥,阴天则相反阳光暗淡、空气湿润。而雨天来讲,下雨时空气湿润,下雪则反过来,空气干燥。因而两仪又可以细分为四象。对于自然界的植物来说,春天到夏天是酝酿和生长的季节,秋天和冬天是收获和衰亡的季节,对动物来说,春夏是活动的季节,秋冬是休眠的季节,春夏秋冬也是四象。

在天地之间,天是阳,地是阴,然而天地之间又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事物,有高山、小水沟(山泽)、也有风和雷,也有水和火,因而天地最终可以分为八种卦象:乾(天)、坤(地)、坎(水)、离(火)、震(雷)、巽(风)、艮(山)、兑(泽)。在易经《易传》上的解释,这八种天地之间的基本现象有着如下的关系:

  •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
  • 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这四句阐述了《易经》一书的最根本的核心道理,说明了伏羲八卦之中八种自然界间现象的对应关系,比如天和地永远处于它固定的上下位置,因而给万事万物定位;有高山的地方必有小溪,而山稳坐于地向下,水气则相反向上升腾,从而创造出秀丽的风景,如果有泽没有山,或者有山没有泽,都不是好的现象,需要衍生出更细的划分文王的64卦才能解释其中的关系;打雷的时候外边必然是狂风大作,因而有雷则必有风,否则都是不自然的现象;水火之所以不相射,是因为水可以把火扑灭,而火可以把水煮干,因而人们常以水火来形容百姓。

古人为了方便记忆这八中现象,因而以数字(二进制)的方式为其编写了序号,后来形成了先天八卦的图像:

人们为了方便记忆这中描述方法,又编写了如下的八卦象例歌: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孟,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然而,古人又对世间这八种基本现象解释了之所以存在的道理和作用,被后世许多人演变为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这些词句揭示了《易经》一书中对于事物完美的核心理论,首先文中说明,雷的意义在于推动那些已经静止很久趋于死亡的事物,风的作用在于吹散那些陈年的污垢或者病痛,下雨的作用在于让持久干旱的土地重新复苏生命,太阳(火)照射的意义在于让那些长期阴潮的角落重新恢复清洁,说话的目的在于让其他人喜悦,天的作用在于掌控天下的一切事物,而大地的作用在于最终把一切事物都承载在其上。

易经从这些现象的解释中,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中国几千年来的审美和为人处世理论,它强调万物一旦宁静停滞在某一个状态,就是不好的,世间最完美的状态不是凝滞于某一种享乐的状态,而是让其不断的发生变化。变化,因为事物往往有一阴一阳两个面,而人做事情往往很容易走极端,易经提出,大自然都是轮回往复,不走极端,因而事物最完美的情况是处于两个极端的最中间,催动一切事物不断的变化并保持在正的位置上。因而,我们的天安门是对称设计的,最中间的门是给皇帝出入使用的,左右是文武大臣,古人都是以这样的世界观来理解和改变世界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永恒的,极端,只可能是某一个局部的现象,也只能是暂时的。即使是脾气再不好的人,也有和蔼的一面,即使是再贪婪的人,也有施舍的一面。天地如果走极端,发生洪水、地震,但是总有恢复正常的时候,因为世界上最完美的状态就是“中”的状态,古人称之为“中道”。后来又有人提倡,为人处世应当比中要偏下一点,也就是后来的“中庸”之道,然而易经的本质则是“中而不庸,勤劳务实”的。

伏羲的八卦理论,在后来经过各种演变和理解,八卦被延伸出来,不仅仅只代表它原来本身的含义,而这八个字反而成了意象群,代表一系列的事物,其间的变化和关系与原本的自然界万物是完全对称一致的,按照易传中的描述摘录如下,但不做解释,读者可以自行领悟其中的道理:

  • 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旉,为大途,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文王六十四卦

后来文王在伏羲理论上所发展成的《周易》通常被称作《易经》,这里所说的文王,就是封神榜小说中的姬昌,他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后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的地牢之下,在其间十年间编写了《周易》一书,后来得到释放后,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六十四卦,按照后来古人的理解,是文王通过伏羲八卦中世间万事万物变化的八种最基本现象推演用到人类社会之中,对人类社会的种种关系进行研究而产生的。其中通过将伏羲八卦上下叠加的方式而形成 8 x 8 = 64 卦,不过这六十四卦就没有先前的伏羲八卦理论那么容易理解了,也就是当今《易经》一书中上传和下传之中的内容。首先是《易经》中各卦的排布顺序,为什么这么排布呢?易经之后的六十四卦次第歌解释了其中的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研究,这里我贴一下古人为了方便记忆这六十四卦而编写的六十四卦次第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蓄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蓄颐,打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之中,好一点的易经书籍会添加上各卦之间的两种关系,一个是错卦,一个是综卦,成语“错综复杂”就是从此而来的。错卦是指将原卦的阴阳标记完全反过来而形成的卦象,而综卦则是将原先的阴阳标记上下颠倒而来的卦象,这是古人研究易经的一种基本方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研究研究。

《周易》一书,首先是一本占卜书,当代著名的易学大师南怀瑾就曾在《易经杂说》一书中写过,如果读易经,不懂得算卦的话,是很难理解易经的。首先这里记述一下易经占卜的方法,最古代的商周时期,易经占卜都是采用蓍草来进行的,这种做法比较复杂,网上也可以搜到,我先介绍一下唐代五铢钱的算法。

首先读者需要3枚硬币,心中保持着对硬币的敬意,抛起后落到地上,看形成的卦象,然后从下至上分别填满六爻(六十四卦中的六个代表阴阳的横杠)。硬币的记录方法是,写有文字表达其价值给人看的那一面代表阳,有花没字作为修饰的一面作为阴。如果三枚阳或者阴,则为“至阳”或者“至阴”,按照易经的理论,物极必反,因而这一爻是变爻(也就是命数中的变动、可能发生导致状态变化的事情)记录下阳或者阴之后,右边打一个小点作为标记,如果两枚阳则为“少阳”,如果两枚阴则为少阴。

从下至上依次记录好之后,就得到了一卦,这一卦称作“现在的变化状态”。然后在右边打个箭头,将至阳和至阴都反过来,阳变为阴,阴变为阳,又生成一卦,表达即将变成的新状态。读者这个时候可以去翻查易经,找到两卦对应的卦,而其间变化的爻辞,可以理解即将发生什么事情,从而会转变到新的人生状态。

当然,上面所谓算命的说法希望读者不要太过当真,哪怕算出来的事情真的很准,毕竟是古人迷信的事情,出于研究易经本身和古文化的目的则是正确的的。古人由于这种算命的理论后来发展,就形成了易经的几个旁系理论:命相、风水和奇门。

命相,基本就是我们上面的思想,通过这种随机的方式来判断自己的人生将会发生什么,然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古人有些人发现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掌握一个人一生中的各种变化并且提前预测,因而思考如何去根据预测“可控”的改变或避免即将发生的事情,因而达到一个更好的卦象,因而就形成了风水和奇门的理论,当然,这两种理论在当今的科学面前是无法解释的,也被当代人称作为迷信。

学习易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去理解六十四卦中所有卦所代表的变化发生的地方、曲折和原委,因而许多道家人士一生中修行、游历天下,就是为了体验一遍所有《易经》中64中所描述的卦象,有一种说法,说诸葛孔明仅仅看懂了其中的1/3便已经能够呼风唤雨,因而《易经》的神秘感是始终保持着的。

读者可以尝试去理解易经中“乾”卦的各个爻辞,对一般人是很容易理解的:

  • 初九:潜龙,勿用。
  •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上九:亢龙,有悔。
  •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这里面描述的是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首先事物诞生的时候,是没有用途的,然后开始被人们广泛接受,开始发挥效果,但是事物的发展必然会第一次遇到一个其中“九四、或跃在渊”,但是因为新生事物的本质是中正的,没有邪念的,因而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然后再一跃而起,变在天下大行其道,终于成功了,成功的最后必然是悔意,因为位置已经太高了,离人民远去了,也正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词句所描述的:高处不胜寒。

乾卦的确很容易理解,然而翻到了坤卦,读者肯定会觉得没有办法理解了:

  • 初六:履霜,坚冰至。
  •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 六五,黄裳,元吉。
  •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用六,利永贞。

坤卦中蕴含的道理,就是”无为而治“的道理,只有经历过世事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这里我买一个关子,暂时不做解释,希望读者自己按照乾卦中的理解方式去自行查找资料进行研究。

在古人看来,世间一切事物的变化,都不出着六十四种,为什么?有的人说,六十四卦再细分下去,就达到 8 x 8 x 8 = 512 卦,或者 64 x 64 = 4096 卦,由于数目太多已经超越了人可以使用的范围,因而保持六十四卦以保持简单。而这六十四卦中所蕴含的道理,已经足够解释许多事物了,真正通达易经的人,将其运用在天象,则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就像诸葛孔明可以呼风唤雨,运用在人事则可以圆滑自如,可进可退,运用在山水格局则可以形成帝王之势,运用在人体调养则可以长命百岁。只要弄明白各卦之间的错综相互关系,以及变爻的含义,就可以实现不可能的事情的发生,或者终止必然发生的灾难的到来,至于具体如何能达到这样通神的地步?只有靠读者自己去探索了,我会在将来继续写一些易经方面的文章,也欢迎各位读者前来与我交流。

Category: 哲学研究 | Tags: | Read Count: 5429

登录 *


loading captcha image...
(输入验证码)
or Ctrl+Enter

Host by is-Programmer.com | Power by Chito 1.3.3 beta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